当前位置:首页/ 天气资讯天气预报

中国单方面对法、德等六国免签,半年时间过去,越发觉得这招高明

中国单方面对法、德等六国免签,半年时间过去,越发觉得这招高明

前言:

如今小伙伴们对“对中国免签的地方”可能比较关怀,看官们都想要分析一些“对中国免签的地方”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对中国免签的地方””的相关文章,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3年11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中方将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这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也就说这六个国家的公民,可以来华旅游、探亲等,过境时间不超过15天,就可以办理免签入境,如今半年时间过去了,这项举措又进展如何呢?

中欧“双向奔赴”

中国对六国施行免签政策后,不仅有助于增进双方人员之间的交往,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中欧的经贸合作。

在一系列利好的政策下,欧洲民众也愿意到中国旅游,对开展商务合作也变得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欧洲游客愿意来到中国旅游,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兴起,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魅力。

除了免签的六个国家外,我国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再次向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六个国家试行免签政策,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免签国家。

据《中国网》5月24日消息,今年的一季度,全国出境人数超过了1.41亿人次,同比上升了117.8%“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出境游客189.7万人次。

游客的持续增长,也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北京天坛景区是很多外国游客打卡的地方,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至5月上旬,天坛公园共接待了入境游客超20万人。

整个景区随处可见英文标识,入境游客在购票和园内消费时,均可使用现金、移动支付、银行卡、数字人民币等多种方式。公园所有标牌均为双语标注,自助讲解机可配备20多个语种。

除了北京外,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青岛等城市,都迎来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其中大量的游客都是免签政策出现后来到中国旅游的。

这些外地游客来到中国,除了坐飞机外,还有坐邮轮的,今年4月26日,满载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游客,乘坐“海洋光谱号”来到中国。

除了旅游外,外国人来到中国也能够带动投资,比如中国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在很多领域里都有合作,比如“房地产、铁路交通、电商、文化”等。

这种免签政策扩大至多个欧洲国家不仅使更多国际旅行者受益,也有助于增强欧洲企业对华投资信心。

开放免签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国之间的投资交往,不仅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还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外国游客好评不断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还为国外游客提供了“入境免费半日游”的政策,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停留超过8小时的国际旅客提供免费的城市观光。

一位德国游客前往新西兰旅游时中途要在上海转机,在等待转机的10个小时时间里,他报名参加了“上海半日游”,上海浦东机场每天的9点、16点、18点这三个时间出发,通过半天时间游客们可以游览豫园、黄浦江、外滩等景点。

自从4月15日推出后,当天就有上百名游客报名参加,这也让他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城市的美丽。

法国转机游客马蒂厄在享受完免费观光服务后激动表示:他登上了黄浦江,在豫园品尝了小笼包,同时还外滩留下了“网红打卡照”,通过短短5小时的旅程,已经勾起了他再次到访中国的兴趣。

在今年的五一假期期间,从哈尔滨到牡丹江的D7975次列车上,有超过180位俄罗斯游客挤满了车厢,哈尔滨车站的工作人员也是贴心的为他们准备服务,车窗外的美景以及贴心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的温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拿着自拍杆满世界闲逛的视频博主们,他们拍摄的视频是会上传到国外的社交软件上,有关中国的每个视频都会引起极大的关注。

有很多的视频都是在宣传中国的景色有多美,同时也有一些博主赞美中国地铁环境,在他们看来中国地铁要比美国地铁强多了,要知道美国纽约的地铁混乱不堪。

中国地铁非常宽敞,和日本地铁不同,日本地铁绝对是女生噩梦,每趟地铁都要面对人挤人的现象,这对女生来讲是一种折磨,相比之下中国地铁就呈现出干净、整洁、卫生。

当视频博主将拍摄地铁的视频上传到网上后,立即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围观,这也让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怀疑西方媒体传播的有关中国新闻的真实性。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新兴的超级大国,我们要想发展就必须和西方建立联系,然而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不断抹黑中国,而当我们施行免签政策让更多的老外来到中国后,也让他们摘掉有色眼镜,中国的开放和包容,让每一个友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总结

免签政策的出现,让更多的人用积极开放的视角,去窥探和观察向上向善的东方大国中国,展现一个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每个外国游客来中国游玩手上都举着手机在拍摄,可能他们也被中国的美好河山震撼到。

参考信息

中国网2024-05-24《“你来我往”中拉紧中国与世界纽带》

国际在线2024-05-02《中欧“双向奔赴”引关注 多家外媒积极评价中国扩容“免签”朋友圈》

北青网2024-01-01《旅游市场升温、企业加大投资、商务效率提高……免签政策带来多项利好》